電價
隨著 AI 浪潮帶動數據中心建設熱潮,美國正面臨電力供應緊張與電價持續上漲的雙重壓力。數據中心因此陷入「電力稀缺」與社區反對的困境,而太陽能與儲能被視為短期內緩解這一危機的關鍵方案。美銀美林在最新報告中指出,以涵蓋美國 13 個州的 PJM 互聯電網為例,其容量價格在短短數年內大幅飆升,直接導致區域內居民電費平均增加 18% 至 25%。
台灣政經
針對今(23)日部分媒體評論指稱台電因能源政策導致虧損,台灣電力公司發出澄清,強調近年虧損主因並非綠能或核能政策,而是俄烏戰爭引發的國際燃料價格飆漲。台電指出,即使是核電佔比高的國家如韓國與法國,也未能倖免於電價上漲衝擊,顯示核能並非穩定電價的萬靈丹。
台股新聞
央行周四 (18 日) 召開第三季理監事會議,維持政策利率不變,連 6 凍;電價費率審議會周五 (19 日) 登場,民生用電平均漲 0.71%,產業電價維持不變;美國聯準會啟動今年首度降息,周三 (17 日) 宣布降息一碼,以下為本周大事回顧: 〈央行理監事會〉我國利率連 6 凍 未跟進美國降息腳步 台灣央行周四 (18 日) 召開第三季理監事會議,維持政策利率不變,重貼現率、擔保放款融通利率和短期融通利率分別為 2%、2.375% 和 4.25%,利率連 6 凍,並未跟進美國聯準會的降息腳步,符合市場預期。
台股新聞
電價審議會今 (19) 日於經濟部召開,預期拍板 10 月份全新電價,考量累虧仍需處理,外傳民生電價微調 3% 內、產業用電凍漲。商總理事長、電價審議委員許舒博今 (19) 日會前受訪時表示,電價若要小幅調漲,他認為沒有問題,但近期還面臨基本工資調漲雙重壓力,他希望爭取調漲 1%。
台股新聞
9 月下旬經濟部將召開電價審議會,電價亦成為各方關注目標,國際信評機構惠譽(Fitch Ratings)今(4)日宣布,授予台灣電力公司(台電)即將發行的 114 年度第 4 期新台幣 166 億元無擔保普通公司債「AAA(twn)」國內長期評等,為其國內評等體系中的最高級別。
台灣政經
全國工業總會今 (2) 日舉行「2025 年工總白皮書」發表記者會,工總提出七大建言,工總理事長潘俊榮在會前受訪時表示,他代表工總昨 (1) 日受邀參加新經濟部長龔明鑫就任活動,他也向新部長提三項建議:一、包括國營事業應全面發動,政府需帶頭投資;二、電價一定不能調漲;三、勞工應調漲工資。
台灣政經
經濟部長郭智輝於今( 6) 日下午前往紡織產業綜合研究所,親自主持紡織業界座談會,與化纖、織布、成衣等產業代表座談,聚焦關稅變局、匯率升值及 AI 應用等議題,廣納意見,盤點政策協助重點,業者普遍認為美國對我國課暫時性關稅 20%,與東南亞國家差不多,相對於中國 50%,對於國內紡織業影響較小;但認為政府應提供穩定電力價格與匯率,人才供應也能夠加以協助。
台股新聞
惠譽國際信用評等公司今 (5) 日對台灣電力公司預計發行之 114 年度第 2 期無擔保普通公司債新臺幣 119.1 億元授予國內長期評等「AAA (twn)」,且台電的國內長期評等處於惠譽國內評等的最高等級。台電發行公司債所募得之款項,將用於資本支出。
台灣政經
台電因連年虧損,政府向立法院爭取撥補 1,000 億元預算,八大工商團體發出聲明表達支持。商業總會理事長許舒博今 (15) 日受訪時表示,台灣面臨國際局勢大轉變,除了川普關稅、匯率升值,擔憂隨著夏季用電量大增,將影響產業及民生消費,呼籲朝野支持撥補。
台灣政經
八大工商團體今 (15) 日發表聯合聲明,呼籲朝野能支持 1,000 億元的台電撥補預算,強調穩定電價,才能照顧民生、撐住產業,避免預算未能撥補時,影響產業發展,勿使台電持續重大虧損,影響國家及產業經濟發展。為因應國際局勢變化,行政院推出 4,100 億元特別條例草案,在野主張刪除其中撥補台電 1,000 億元。
台股新聞
為因應產業受關稅衝擊,行政院近期通過 4,100 億元的「因應國際情勢強化經濟社會及國土安全韌性特別條例」草案,其中 1,000 億元預計撥補台電。工業總會今 (2) 日表達支持,認為除了能穩定電價,也強調值此產業面臨不確定時期,全國應共同因應,盼未來立法院審議時,朝野能共同協商,幫助產業克服難關。
台股新聞
原先預期電價上漲重電族群有望受惠,不過電價審議會上周五 (28 日) 確定不調漲電價,使得重電族群今 (31) 日跌幅沈重,其中,華城 (1519-TW)、士電 (1503-TW) 雙雙跌停。 華城早盤以 473 元開低走低,盤中跌停鎖死 449.5 元,失守 5 日線,成交量超過 4000 張,三大法人已連續 11 個交易是賣超,合計賣超 5382 張。
台股盤勢
川普對等關稅陰霾持續籠罩,4 月 2 日關稅即將生效,美股四大指數全面下跌,加上適逢清明連假前氣氛偏向觀望保守,台股今 (31) 日受到波及,早盤開低走低,狂瀉逾 600 點,失守 21000 點關卡,日 K 線連續出現 3 個跳空缺口,最低跌至 20968.53 點,寫半年以來新低,預估成交量放大至 4200 億元。
台股新聞
電價費率審議會周五 (28 日) 登場,決議此次電價不調漲;美國總統川普周三 (26 日) 宣布,將對所有非美國製造的汽車課徵 25% 關稅;金管會主委彭金隆周三出席立法院財委會,坦言川普關稅戰確實對台股造成影響,外資雖然賣股,但持股無改變,以下為本周大事回顧: 電價凍漲!審議會決議:電價不調整 全力爭取台電撥補、健全財務體質 經濟部周五(28 日)召開今年第 1 次電價費率審議會,會後記者會由次長賴建信主持,他表示,審議會考量國際關稅變化與地緣政治風險,可能引發國際經濟及物價波動隱憂,慎重看待電價對物價的影響,決議本次電價不調整,並請經濟部全力爭取立法院支持撥補台電預算,穩健台電財務體質。
台股新聞
電價審議會將於本周五 (28 日) 登場,4 月電價幾乎確定上漲,調漲幅度拍板後預計 4 月上路,激勵線纜族群今 (26) 日搶先表態,其中,華榮 (1608-TW)、合機 (1618-TW) 及大亞 (1609-TW) 皆大漲逾半根停板。 華榮早盤以 27.6 元開高走高,盤中最高漲至 29.2 元,漲逾半根停板,截至上午 10 點,股價暫報 28.85 元,漲幅約 6.8%,成交量超過 8000 張。
台股新聞
傳周五電價審議會可能調高電價,平均漲幅約 6%,行政院主計總處主計長陳淑姿今 (24) 日在立院備詢時表示,漲電價的確恐使 CPI 年增率再度衝破 2% 的通膨警戒線。陳淑姿不諱言,若電價調漲,會上修今年 CPI 年增率,不過,仍有信心今年薪資成長超過通膨。
台灣政經
今 (24) 日上午國民黨團召開記者會指出四年來撥補台電超過 3000 億元,電價卻仍持續上漲,台電強調,政府過去增資台電 2500 億元並非補貼,而是投資台電規劃的「穩定供電建設方案」,無法填補台電為減緩物價衝擊導致的虧損,台電並強調,近年來竭力扮演「物價消波塊」的角色,也間接抑低我國的物價指數。
台灣政經
電價審議會預計在本周五 (28) 日開會,立法院財政委員會目前正審查電業法修正草案,外界關注此波電費將調漲多少? 工商協進會理事長吳東亮今 (24) 日表示,電價一旦調漲,將影響企業的國際競爭力及民生用電,這是兩難的局面,期待朝野能協商取得共識,好好往前走。
台股新聞
國內水電價格恐雙雙調漲,不過,中央銀行最新預測,今年 CPI(消費者物價指數) 年增率預測值仍僅上修至 2% 左右,央行總裁楊金龍認為,即使將公用事業費率調整考慮進去,如電價漲 8%、水價漲 40%、台鐵票價漲 26.8% 去計算,今年的物價還是可以控制的。
台灣政經
立法院今 (11) 日審議總預算覆議案,行政院針對日前提出的「中央政府總預算案」覆議案進行報告及詢答,行政院長卓榮泰報告時提出 3 大窒礙難行之處,他並強調,撥補台電 1 千億元若遭刪除,將迫使台電最後只能調漲電價,進而民生物價上漲、國人生活負擔加重,期盼立院以人民福祉為依歸,理性討論,支持覆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