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鉅亨買基金





    2025-09-25
  • 基金

    退休準備不該等到臨近退休才開始思考,而應在不同人生階段逐步落實的財務目標,基金平台「鉅亨買基金」今 (25) 日特別針對年輕族群、中壯年族群以及銀髮族三大族群,提出因應不同階段需求的投資方向。鉅亨買基金表示,年輕族群應善用時間累積成長,中壯年族群需平衡責任與資產增值,退休族則應以高品質債券守護資產並確保現金流。






  • 基金

    如果你覺得最近的國際經濟像是坐雲霄飛車,那你絕對不是一個人。從美國聯準會的降息預期、川普的關稅大戲,到中國央行默默囤金條,還有烏克蘭、以巴、中印、歐盟制裁等地緣政治新舊火藥味,這兩週的全球市場新聞,精彩程度堪比 Netflix 熱播劇。別擔心,這裡幫你用最白話、最犀利的方式,梳理這波經濟大潮的重點。






  • 2025-09-24
  • 基金

    九月原本是市場進入秋季修正期的時刻,但今年卻意外熱鬧。從聯準會宣告降息,到中國出口異軍突起,再到川普強硬出招牽動全球政治與科技脈絡,這兩週的國際市場猶如高張力的連續劇,情節密集、高潮迭起。特別是在 AI、貨幣政策與貿易角力交織下,全球投資版圖正快速重塑。






  • 2025-09-23
  • 基金

    美、台股市續創新高,美國並宣布降息,對追求現金流的投資人而言,該選何種基金,才能兼顧收息與資產成長?基金平台「鉅亨買基金」今 (23) 日攜手聯博與國泰兩大投信,舉辦「贏戰變局、配息新思維」投資說明會,深入剖析全球股市展望,也揭示旗艦方案「鉅亨自由 Pay」設定心法,會中邀基金教母蕭碧燕,分享從單純「領利息」進化到「養資產」的長線策略。






  • 2025-09-18
  • 基金

    美國聯準會 (Fed)17 日如市場預期降息一碼,將基準利率調降至 4%~4.25% 區間,儘管寬鬆政策落地,美股卻未迎來慶祝行情,包括那指和標普 500 皆震盪收低。「鉅亨買基金」認為關鍵在於對降息路徑看法分歧及鮑爾談話解讀混亂,投資人難以釐清貨幣政策未來方向,導致市場反應冷淡,但從長線角度,美股仍具投資價值,投資人應視為布局契機。






  • 基金

    美國聯準會 9 月 17 日如預期宣布降息一碼(25 個基點),將基準利率調降至 4.00%~4.25% 區間。然而,美股並未因寬鬆而上揚,反而小幅下跌。關鍵在於,大家對點陣圖的分歧與鮑威爾的談話解讀混亂,市場難以理解聯準會真正想傳達的訊息。






  • 2025-09-15
  • 基金

    全球投資市場的焦點,莫過於 AI 帶來的顛覆性變化。過去幾個季度,市場時常爭論 AI 的成長是否已過熱,甚至懷疑技術進步是否放緩。然而,從最新的財報數據到大語言模型測試成績,再到美股的實際漲幅,事實顯示,AI 不僅仍在高速成長,還正在透過一筆筆巨額訂單,改寫科技產業格局。






  • 基金

    過去一年 AI 概念股漲勢驚人,投資人擔心錯過行情,一方面又害怕追高。基金平台「鉅亨買基金」今 (12) 日指出,AI 固然是推動全球產業變革的核心力量,但當資金過度集中在少數科技股,市場波動風險也升高,建議投資人可把目光放遠,思考 AI 背後還有哪些長期趨勢正醞釀,強調太空及軍工產業將有機會成為下一階段的成長標的主軸。






  • 基金

    AI 相關股票近一年漲勢驚人,許多人想追又不敢追,擔心已經錯過車票。那麼,除此之外,還有什麼方向是相對有機會的呢?AI 的快速發展是否也正在驅動更多新趨勢的轉型?下一波長線布局的真正重心,又會落在哪裡?1. 北約軍費大幅提升,國防需求全面擴張冷戰結束後,歐洲大部分國家選擇把資金投入福利與基礎建設,軍費佔 GDP 的比例多在 1% 到 2% 之間,遠低於北約要求的標準。






  • 2025-09-08
  • 基金

    新興市場債券基金因具備高收益潛力、風險分散效果,又能掌握全球經濟成長契機,成為資產配置中不可或缺的一環。不過,「新興市場」涵蓋範圍相當廣泛,從相對穩健的成熟新興國家,到風險較高的前緣市場,每檔基金的投資策略和布局風格都不盡相同。本文精選四檔各天期績效表現優異、深受台灣投資人青睞且策略特色鮮明的新興市場債券基金,帶您快速找到適合自己的選擇。






  • 基金

    投資新興市場時,許多人第一時間想到的往往是股市,因為經濟成長與高報酬似乎天生連結。然而許多人卻會發現,實際上經濟數據亮眼,股市卻不一定同步上漲。那麼,想要投資新興市場的人是否有更好的選擇呢?1. 新興市場的必經之路歷史經驗顯示,隨著一個國家由「高成長」邁向「穩定」,經濟成長率與殖利率往往同步下行。






  • 2025-09-05
  • 基金

    投資基金,是許多人踏上理財之路的第一步。它不像股票需要每天盯盤,也不需要龐大本金,但對剛入門的人來說,疑問往往比答案還多:基金和股票有什麼差別?基金會不會保本?該選單筆還是定期定額?為了幫助大家釐清這些迷思,「鉅亨買基金」整理了最常見的問題,帶你快速掌握觀念、找到適合自己的投資方式。






  • 2025-09-01
  • 基金

    美股長年聚集全球最具競爭力的企業與創新生態;美國企業的研發投入、營收獲利與股東回饋和再投資,構成「創新→獲利→回饋→再投資」的良性循環,支撐其長期成長。不過,美股基金有好多種,到底該怎麼挑?大多數的美股基金可以對應到三種美股指數的風格,我們就帶大家看看這三種風格的指數特性為何,分別適合什麼樣的人。






  • 2025-08-28
  • 基金

    美股屢創新高,投資人難免出現「高點恐懼」,加上美國麻省理工學院 (MIT) 最新研究報告,質疑企業導入 AI 的實際效益,點燃「AI 泡沫化」爭論。基金平台「鉅亨買基金」今 (28) 日表示,AI 帶動的生產力提升依舊強勁,更重要的是,AI 結合金融創新與能源革命,正形成三大長線驅動美股續衝,投資人應把握機會布局美股基金。






  • 2025-08-25
  • 基金

    於傑克森霍爾舉辦的全球央行年會落幕後,市場立即押注九月降息機率大幅攀升,美股同步大漲。到底鮑爾在會上說了什麼讓市場如此振奮?而未來股市的走勢,又將如何發展?1. 鮑爾說了什麼?聯準會主席鮑爾指出,美國經濟在關稅上升與移民政策收緊的環境下展現韌性,但風險平衡已開始轉移,從原本擔心通膨過熱,轉為同時也要顧慮就業惡化,讓政策判斷更困難:勞動市場雖接近平衡,但就業增速明顯放緩,顯示就業面臨下行風險;通膨仍偏高,部分來自關稅推升商品價格,顯示通膨風險偏上行。






  • 基金

    近期美國科技股出現大幅回調,市場普遍將矛頭指向麻省理工學院(MIT)發布的一份生成式 AI 研究報告。報告指出,企業導入生成式 AI 的實際成效遠低於預期。讓原本被視為下一波生產力革命的 AI 遭遇現實撞牆,這份報告無異於在市場熱情上澆了一盆冷水。






  • 2025-08-20
  • 基金

    你有注意到嗎?最近越來越多資金流向新興市場債券基金。由於對市場預期美元將走弱,加上 AI 概念股估值偏高,資金開始尋找具替代性的投資標的,因此轉向具高收益回報的新興市場債券。這類債券即使在美元貶值時,也能帶來實際收益,且又與美國市場的連動度相對較低,殖利率更高於美國公債。






  • 基金

    過去,滿足配息需求的首選通常是穩定的債券型或平衡型基金。但如今,市場已不再僅限於這些選項,連股票型基金也開始加入配息功能,甚至推出了強調高配息的股票型基金。這類基金號稱不僅能提供穩定的現金流,還能有助於資本增值,同時享有資本利得與配息雙重收益。






  • 2025-08-18
  • 基金

    近期主動式 ETF 正式上路後,過去投資人僅需在傳統的共同基金與近年人氣超夯的被動式 ETF 間做抉擇,現在有了主動式 ETF,卻讓不少人陷入「到底該買哪一種?」的困境。知名基金平台「鉅亨買基金」今 (18) 日提醒投資人,主動式 ETF 雖標榜結合基金與 ETF 的優點,但卻可能同時背負兩者的限制,建議瞭解不同商品的特性後再做配置。






  • 2025-08-15
  • 基金

    手握大筆現金卻拿不定主意,是所有人都碰過的兩難。過去的回測顯示,從 1950 年到 2025 年,只要把資金投入美國股市並「至少放滿十年」,大多數情況都能獲得不錯的成果。然而,究竟應該一次到位,還是分次慢慢進場?1. 任意月份進場:長期向上,單筆平均報酬最高過去的回測顯示,若隨機選擇任何一個月份把資金全數投入並持有十年,平均報酬率大約落在 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