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達投顧
專家觀點
美國勞工部四公布數據顯示,上週初領失業金人數低於預期,而美國第二季國內生產毛額 (GDP) 季增年率上修至近兩年最快的 3.8%,加上前一天公布的昨天美國公布 9 月零售銷售數據成長 0.7% 強於預期,顯示美國的經濟成長韌性超乎預期。強勁的經濟數據削弱削弱市場對聯準會進一步大幅降息的希望,美股主要指數都出現拉回不過幅度不大道瓊 - 0.3%、高科技股 - 0.5%、費半 - 0.2%,連三天美股都呈現漲多的震盪幅度都不大但修正乖離已經有接近月線的走勢,守穩月線仍屬強勢整理若是跌破月線也並未危害多頭走勢關鍵在季線不可跌破。
專家觀點
美股昨天主要指數都是小跌道瓊 - 0.1%、高科技股 - 0.9%、費半 - 0.3%,除了漲多外,參議院上週否決了共和黨和民主黨提出的暫時資助聯邦政府的提案,而 9 月 30 日是最後期限。加上聯準會主席鮑爾指出「股票價格估值相當高」進一步加劇了市場對估值過高的擔憂。
專家觀點
傳統旺季到來,手機與消費性電子回補庫存,帶動拉貨需求。去年高庫存壓力已逐步消化,跌價幅度收斂,報價趨於穩定。AI 伺服器、車用電子、工控應用需求持續增溫,支撐高階元件出貨。產能利用率回升,部分廠商稼動率已回到八成。市場對降息及資金環境改善有期待,有利電子族群資金進駐。
專家觀點
上週美國 FED 如預期降息 1 碼,並且調升未來三年經濟成長率預測目標,帶動台股指數上週四再度大漲 331 點,週五早盤開高一度再創 25864 新高。但隨後短線賣壓再度湧現,指數開高拉回翻黑,尾盤在富時指數 (含台灣 50) 季度調整生效下爆量甩尾,最後收低下跌 190 點,以 25578 點作收,成交量 5974 億元(若扣除富時季度調整影響則大約 5000 億元左右),呈現帶量開高走低格局。
專家觀點
美股昨天主要指數都出現上漲,除了道瓊 + 0.2% 尚未過前高,其他指數都是再創歷史新高高科技股 + 0.9%、費半 + 3.6%、羅素 2000+2.5%,上漲的原因有二: 聯準會昨天降息一碼,鮑爾在會後記者會指出,本次降息屬於「風險管理」,旨在避免勞動力市場進一步顯著降溫。
專家觀點
一、近期狀況總覽需求強勁 AI / 雲端運算需求急速上升,讓 DRAM、NAND 特別是高頻寬記憶體(HBM)需求增加。資料中心、大型伺服器與企業級 SSD(eSSD)訂單增加。供應偏緊 / 產能調整傳統 DRAM(像是 DDR4)與一些 NAND 世代的產能被轉到生產 HBM 或者新世代記憶體上。
專家觀點
今晚聯準會將決定利率動向,本週聯準會會議已幾乎確定將啟動降息,市場正聚焦主席鮑爾如何進一步闡述未來利率的走向以及未來經濟的看法。美股在公布答案之前主要指數都小漲小跌空間都不大,道瓊 - 0.2%、高科技股 - 0.07%、費半 + 0.3% 四大指數都維持在歷史新高附近多頭無虞。
專家觀點
· SiC / 第三代半導體題材發酵漢磊最近受到市場對碳化矽(SiC)與氮化鎵(GaN)等第三代半導體的重視,因為這些材料在功率元件 / 高效率電源 / 先進封裝/散熱方面有較強應用需求。· 先進封裝 CoWoS 的散熱需求提升市場傳出台積電等晶圓代工 / 封裝廠在 CoWoS 封裝中遇到「矽中介板(Silicon Interposer)」散熱問題,擬引入單晶 SiC 材料以改善散熱。
專家觀點
上期投資週報中,運達投顧總經理高憲容分析師提到:觀察籌碼面,外資歸隊股票連 4 買 (台積電則是已經連 6 買)、期指空單也減為 2.1 萬口,有利於接下來指數挑戰 24570 高點,繼續多頭行情。台股突破 2 萬 5,追高注意風險果然台股接下來氣勢銳不可擋,在外資買盤強力買進台積電、鴻海兩大權值股帶動之下,指數連續大漲,週線拉出大漲 980 點的長紅棒,最高攻上 25541 高點,一口氣突破 24570、站上 2 萬 5000 點大關。
專家觀點
昨天美國公布 8 月消費者物價指數 (CPI) 年增率達 2.9%,高於 7 月的 2.7%,但符合經濟學家預期,顯示通膨仍高於聯準會 2% 的目標,但並未失控。同日公布的數據還顯示,最新上周首次申領失業救濟金人數大幅增加 2.7 萬人,達到 26.3 萬人,創 2021 年 10 月以來新高,顯示勞動市場明顯降溫。
專家觀點
台虹 (8039-TW) 的核心業務,主要圍繞在 軟性電路板材料,屬於 PCB 上游材料廠,簡單來說是 「做軟板基板材料的供應商」1. FCCL(Flexible Copper Clad Laminate,軟性銅箔基板)這是台虹 (8039-TW) 的主力產品。
專家觀點
昨天美股四大指數續漲道瓊 + 0.4%、高科技股 + 0.3%、費半 + 0.1%,高科技股再創歷史新高,道瓊差 59 點費半差 88 點也將再創新高,支撐美股續漲的原因仍跟聯準會未來降息預期有關。美國勞工統計局 9 日公布,截至 2025 年 3 月為止的一年期間,非農就業人數比先前估算下修 91.1 萬人,遠高於市場預期的下修幅度 80 萬人。
專家觀點
「測試介面」近期成為市場焦點?AI/HPC 驅動的測試需求爆發AI 趨勢帶動高階運算(AI、HPC、ASIC)的快速成長,加速高頻、高功耗、大封裝晶片出貨,測試介面需求同步暴增。散熱與封裝技術升級,如液冷測試座等創新設備,成為提升測試效率的關鍵,公司領先推出相關解方案,也受到市場正面關注。
專家觀點
上期投資週報中,運達投顧總經理高憲容分析師提到:後市指數預料將呈現高檔來回劇烈震盪,不排除又有急速回馬槍,操作仍要步步為營。記得急漲創高時不急著追高,遇有利空急跌時,則可把握機會逢低布局的原則。高檔來回震盪,注意結構變化果然台股在 8/29 創下 24570 歷史新高後,先後傳來阿里巴巴成功自主研發 AI 晶片、並且棄台積電改找本土半導體廠代工,以及美國政府取消台積電南京廠豁免等利空消息,上半週先做拉回洗盤,9/1 盤中一度急速下殺 347 點、跌破月線。
專家觀點
美股昨天四大指數都出現上漲道瓊 + 0.7%、高科技股 + 0.9%、費半 + 1.3%,主要是美國周四公布有「小非農」之稱的 ADP 就業報告顯示民間就業市場在 8 月明顯降溫,新增就業人數僅 5.4 萬,遠低於市場預期的 6.8 萬至 7.5 萬,也不到 7 月經上修後的 10.6 萬,是疫情以來六個月平均最疲弱的表現。
專家觀點
. 第一季獲利創同期新高2025 年第一季營收達 71.46 億元,年增 19.2%,稅後淨利 4.26 億元,年增 30.95%,每股盈餘(EPS)4.57 元,創歷年同期新高成長動能來自春節、228 連假及清明假期旅遊需求激增,加上季節
專家觀點
昨天英國 30 年期公債殖利率盤中躍升近 6 個基點至 5.697% 這是 1998 年以來的最高水準,受企業債拋售潮和已開發國家預算擔憂的影響,全球長債賣壓引爆,美國 30 年期公債殖利率逼近 5%,這是昨天歐美股市下跌的主要原因。道瓊 - 0.5%、高科技股 - 0.8%、費半 - 1.1% 以美股四大指數來看都還是維持區間,不過費半走勢較弱主要也受到美國政府將撤銷台積電南京廠豁免有關,但此事件並非針對台積電,美國產業安全局上週公佈的聯邦公報,美國將撤銷美國英特爾、韓國三星和 SK 海力士在中國取得美國半導體製造設備的豁免許可。
專家觀點
近期倚強科 (3219-TW) 表現格外受到市場矚目,除了財報數據亮眼,更因 Meta AI 眼鏡題材而成為台股一大焦點。首先,在基本面上,倚強科 (3219-TW) 2025 年第二季成功由虧轉盈,累計上半年營收達 8.18 億元、淨利 0.85 億元,每股盈餘 0.89 元,毛利率維持逾六成。
專家觀點
台股 8/20 傳聞川普政府將補貼換入股取得英特爾 10% 股權,市場憂心將衝擊台積電營運,加權指數重挫 728 點,創下大盤自四月份 17306 低點起漲至今、最大單日跌幅。不過上周投資週報中,運達投顧總經理高憲容分析師提到:台積電只要技術維持領先優勢,晶圓代工霸主地位就能力保不失,而且英特爾等競爭對手的存在,也讓台積電避免陷入反托拉斯法的麻煩,投資人無須過度擔憂。
專家觀點
美國商務部經濟分析局週四公布的數據顯示,第二季國內生產毛額 (GDP) 季增年率都優於市場預期,經濟成長超乎預期加上投資人消化輝達財報,輝達最新財報雖未能達到投資人高預期,但證實與 AI 基礎設施相關的支出依然強勁,支撐 AI 概念股漲勢。美股四大指數都出現上漲道瓊 + 0.1%、高科技股 + 0.5%、費半 + 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