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爾街
華爾街最具代表性的七巨頭 (M7) 正面臨重新定義,投資人著手建立新組合來更精準捕捉 AI 革命紅利。自 OpenAI 的 ChatGPT 點燃全球 AI 熱潮近三年後,由輝達(NVDA-US) 、微軟 (MSFT-US) 、蘋果 (AAPL-US) 、Alphabe(GOOGL-US) 、亞馬遜 (AMZN-US) 、Meta(META-US) 和特斯拉 (TSLA-US) 組成的「M7」雖仍主導美股漲勢,但其絕對話語權已因 AI 投資主題的擴展而動搖。
美股雷達
在華爾街,David Einhorn 的名字象徵「危機的先知」。2008 年,他靠精準做空雷曼兄弟,在全球金融危機前夕一戰成名。時隔十七年,這位明星對沖基金經理再次對美股發出警告,而這次焦點正指向人工智慧(AI)投資熱潮。Einhorn 在紐約證券交易所的論壇中指出,AI 技術雖具變革性,但當前市場上的投資行為過於極端。
美股雷達
隨著華爾街金融人士仍在美國東海岸努力工作,一股新的金融熱潮正悄然席捲德州達拉斯。高盛集團 (GS-US) 、摩根大通 (JPM-US) 、紐約證券交易所等金融巨頭紛紛在達拉斯擴建辦公室,打造德州版華爾街,被《華爾街日報》戲稱為「Y'all Street」。
國際政經
根據《路透》周一 (22 日) 報導,川普政府將科技業常用的 H-1B 簽證申請費用自現行約 1,000 美元暴增至 10 萬美元,引發美國大型科技公司及金融機構憂心,警告此舉可能衝擊仰賴國際專業人才的產業。由於印度和中國工程師是該簽證的主要受益者,市場憂慮新政策將加速人才外流,甚至迫使部分企業將研發據點轉移至海外。
美股雷達
隨著 5 兆美元「三巫日」期權到期,美股週五(19 日)交投異常活躍,成交量飆升至約 277 億股,創下自 2008 年彭博統計以來的第三高紀錄。受巨量交易推動,華爾街股市再創新高,標普 500 一度突破 6660 點,由科技股領漲,該指數自 4 月低點以來市值已增加近 15 兆美元。
美股雷達
與人工智慧 (AI) 巨星輝達 (Nvidia)(NVDA-US) 的合作,是否足以讓投資人重新看好英特爾 (Intel)(INTC-US) 股票?據《Investopedia》報導,來自 AI 熱潮核心晶片設計商的一筆 50 億美元投資,以及共同開發資料中心與個人電腦晶片的承諾,推升英特爾股價周四大漲 23% 至約 31 美元。
美股雷達
美國總統川普在社群平台拋出震撼彈,提議未來美國企業應將財務報告從每季度改為每半年揭露一次。此言一出,引起華爾街熱議,甚至認為美股恐劇烈震盪,估值可能因此集體遭到削弱。自 1970 年起,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便規定上市公司必須按季度提交財報,這已成為美國資本市場長達半世紀的基石。
美股雷達
據《彭博》報導,美國總統川普周一 (15 日) 在社群媒體上重提企業財報改制議題,主張美國上市公司應從每季財報改為半年報制,認為此舉可節省成本並讓管理層專注長期經營。華爾街對此看法分歧,但有分析師認為此舉成真機率達 6 成。這不是川普首次表態。
美股雷達
華爾街最熱門的交易策略「Run it hot(打鐵趁熱)」正推動美股屢創新高。這一策略的核心邏輯在於,減稅和降息政策將共同為經濟「加熱」,從而激發新一輪的成長浪潮。在這種策略的驅動下,交易員們似乎對疲弱的就業報告和關稅帶來的經濟風險視而不見,反而全心擁抱降息將提振企業利潤的前景。
美股雷達
解放日和關稅陰影似乎已成為過去式,華爾街如今再度瀰漫樂觀氛圍,尤其看好人工智慧(AI)帶動科技板塊成長。根據《巴隆周刊》報導,華爾街普遍相信,AI 不僅能持續推動輝達 (NVDA-US) 、博通 (AVGO-US) 、Meta(META-US) 、Google 母公司 Alphabet(GOOGL-US) 、亞馬遜 (AMZN-US) 等大型科技股上漲,更能幫助各產業提升效率與獲利,帶動整體企業盈利成長。
2025 年華爾街「吸金王座」意外易主,當投行們還在為傳統業務廝殺時,量化交易巨頭 Jane Street 以一份炸裂的財報宣告金融世界的規則正在被改寫。以低調著稱的 Jane Street 上周二 (2 日) 公佈第二季財報,單季淨交易收入高達 101 億美元,年增逾 100%,不僅刷新自身紀錄,更將摩根大通等一眾老牌投行遠遠甩在身後,今年 0 上半年累計 173 億美元的交易收入,更創下成立以來的歷史新高。
國際政經
眾議院兩黨議員周三 (3 日) 宣布,兩黨就《恢復國會信任法案》達成一致,同意禁止國會議員及其家人交易或持有股票。《恢復國會信任法案》將幾項不同的提案整合成一個整體,支持者表示,該法案將聚焦辯論,最終獲得通過。該法案的主要發起人之一、羅德島州民主黨眾議員 Seth Magaziner 表示,允許國會議員交易和持有個人股票這一事實「讓人抓狂,因為對普通人來說,這種情況竟然持續了這麼久,簡直是瘋了」。
美股雷達
華爾街搶人大戰正全面升級,英國《金融時報》周日 (8 月 31 日) 引述消息人士報導,摩根大通(下稱小摩)(JPM-US) 正以前所未有的力道從競爭對手挖角,從高盛、花旗等投行挖走約 100 名董事總經理,今年招聘規模顯著超過往年,過去一年為全球銀行業務部門引進的董事總經理數量,更超過前 10 年總和且持續找人。
美股雷達
據《Investing.com》,輝達 (Nvidia)(NVDA-US) 將於周三 (27 日) 盤後公布會計年度第二季財報。在推動今年大部分時間的市場漲勢後,科技股本月因投資人熱情降溫而有所回落。如今市場焦點轉向輝達的財報,交易員關注其 4 兆美元市值是否站得住腳,以及近期與華府達成的收益分成協議將如何影響公司前景。
美股雷達
聯準會主席鮑爾在傑克遜霍爾研討會暗示可能調整政策立場後,市場從上周五狂歡轉為周一的謹慎。交易員認為 9 月降息幾成定局,但摩根士丹利 (MS-US) 等機構質疑後續降息步調,擔心重演去年降息卻推升債券殖利率的情況。根據《CNBC》周一(25 日)報導,美股經歷上周五的狂歡後,今日投資人開始冷靜思考,聯準會到底會多積極降息,以及降息對經濟的實際影響。
美股雷達
據《MarketWatch》報導,資金或許不是英特爾 (Intel)(INTC-US) 問題的解方。儘管來自軟銀 (SoftBank) 的投資與美國政府可能入股的傳聞周二 (19 日) 推升了英特爾股價,華爾街對「砸錢」能否真正帶來轉機仍抱持懷疑。
美股雷達
現年僅 16 歲的天才少年工程師 Kairan Quazi,在馬斯克旗下的 SpaceX 服務兩年後,正式宣布轉換跑道,加入全球頂尖的量化交易公司 Citadel Securities,為其輝煌的職業生涯開啟全新篇章。此舉不僅震動了科技界,也引發了金融圈的高度關注。
2025 年,全球 AI 領域正上演著一場跨產業的頂尖人才爭奪戰,而這場戰爭的焦點,正聚焦在那些來自華爾街量化基金公司的菁英身上。中國最具突破性大模型 DeepSeek,源自於量化基金公司幻方,這個成功範例引發國際科技界的廣泛關注。如今,大洋彼岸的美國,那些仍在為商業化前景苦苦尋覓的頂級大模型公司,不約而同地將目光投向了華爾街的量化基金公司。
美股雷達
《CNBC》報導,根據 The Bear Traps Report 創辦人、華爾街著名投資人 Larry McDonald 說法,股市與散戶投資人周二 (12 日) 過早地慶祝通膨擔憂的終結,而大型資金並未參與這場派對。The Bear Traps Report 的客戶包括全球一些最大的對沖基金。
美股雷達
根據《彭博》周一(4 日)報導,華爾街多家大型投行正警告客戶,美股估值過高加上經濟數據轉弱,標普 500 指數未來數周至數月恐面臨回檔。周一,摩根士丹利 (MS-US)、德意志銀行 (DB-US) 和 Evercore ISI 都示警,標普 500 指數在未來數周和數月將面臨近期下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