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TOP





    2025-09-29
  • 國際政經

    隨著近期無人機入侵事件干擾民用及軍事設施,丹麥正獲得北約(NATO)盟友的安全支援,以應對日益升高的歐洲安全風險。與此同時,歐洲領導人將在哥本哈根舉行高層會議。根據《路透》報導,德國、法國與瑞典派遣部隊、反無人機設備、雷達系統及直升機支援丹麥首都,以應對過去一週在丹麥機場與空軍基地發生的無人機事件。






  • 國際政經

    美國正要求台灣將部分投資和晶片生產轉移至美國,以確保在美國國內製造需求一半的晶片,也就是要和台灣「五五分」晶片生產。此舉將對全球半導體產業帶來深遠影響。根據《彭博》報導,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Howard Lutnick)強調,這是有效應對中國對台灣可能發動侵略威脅的唯一途徑。






  • 中國最新的人才簽證計畫 「K 簽證」(K Visa) 將於本週正式啟動,目標是吸引海外科技專業人士。外界認為,此舉將有助於北京在與美國的地緣政治競爭中增添優勢,特別是在美國推出新的簽證政策後,許多原本傾向申請 H-1B 簽證的外籍人才,開始尋找替代選項。






  • 美國副總統范斯(JD Vance)於週日(28 日)表示,美國正在考慮烏克蘭的請求,可能提供戰斧巡弋飛彈,以增強其抵抗俄羅斯入侵者的能力。根據《路透》報導,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先前已向美國提議,希望美方能將戰斧飛彈出售給歐洲國家,再由這些國家轉交給烏克蘭。






  • Meta(META-US) 首席技術長博斯沃斯(Andrew Bosworth)近日透露,公司將人形機器人視為繼 AR 之後的下一個「戰略級賭注」,計畫為此投入數十億美元。根據《The Verge》報導,在 Meta 總部接受採訪時,博斯沃斯透露,他今年初依照 Meta 執行長祖克柏的指示,啟動了公司的機器人研究計畫。






  • 在華爾街,David Einhorn 的名字象徵「危機的先知」。2008 年,他靠精準做空雷曼兄弟,在全球金融危機前夕一戰成名。時隔十七年,這位明星對沖基金經理再次對美股發出警告,而這次焦點正指向人工智慧(AI)投資熱潮。Einhorn 在紐約證券交易所的論壇中指出,AI 技術雖具變革性,但當前市場上的投資行為過於極端。






  • 隨著華爾街金融人士仍在美國東海岸努力工作,一股新的金融熱潮正悄然席捲德州達拉斯。高盛集團 (GS-US) 、摩根大通 (JPM-US) 、紐約證券交易所等金融巨頭紛紛在達拉斯擴建辦公室,打造德州版華爾街,被《華爾街日報》戲稱為「Y'all Street」。






  • 據中國《央視》旗下新媒體《玉淵譚天》報導,美國政府近日完成一份研究,發現近三分之二(66%)的美國進口產品使用了來自中國的成熟製成晶片。對此,美方表現出高度焦慮,認為中國晶片企業的發展,不僅可能侵占美國晶片企業的市場和就業機會,更可能讓中國在全球產業鏈中掌握更多籌碼,影響美國的產業安全。






  • 隨著 AI 浪潮帶動數據中心建設熱潮,美國正面臨電力供應緊張與電價持續上漲的雙重壓力。數據中心因此陷入「電力稀缺」與社區反對的困境,而太陽能與儲能被視為短期內緩解這一危機的關鍵方案。美銀美林在最新報告中指出,以涵蓋美國 13 個州的 PJM 互聯電網為例,其容量價格在短短數年內大幅飆升,直接導致區域內居民電費平均增加 18% 至 25%。






  • 美股雷達

    高盛最新報告警告,多重因素可能顯著提升美國經濟「重新加速」的風險,這將為 2026 年的聯準會貨幣政策路徑帶來截然不同的前景與挑戰。高盛分析師 Cosimo Codacci-Pisanelli 與 Rikin Shah 週日(28 日)指出,美國經濟面臨「重新加速」的可能性正在上升,主要原因包括勞動力市場韌性、財政刺激預期以及寬鬆金融環境等多重利好因素。






  • 俄羅斯於週日(28 日)深夜對烏克蘭首都基輔發動大規模攻擊,其中波蘭駐基輔大使館遭到導彈碎片擊中。根據《基輔獨立報》報導,波蘭外交部發言人 Pawel Wronski 向波蘭媒體《RMF24》證實,「一枚導彈碎片或小口徑火箭」擊中大使館屋頂,穿透天花板,碎片最終落入大使館廚房,但損壞「不大」,無人傷亡。






  • 美股雷達

    美國副總統范斯(JD Vance)週日(28 日)表示,他對 TikTok 在美國的未來持樂觀態度,並強調新架構能確保美國對資料安全與國安的掌控。根據《CNBC》報導,范斯指出:「我非常有信心,我們已成功將這家公司從全球版 TikTok 中分離,並確保能掌控人民的資料安全。






  • 美股雷達

    知名蘋果 (AAPL-US) 爆料人古爾曼(Mark Gurman)在週日(28 日)晚間最新一期通訊中,披露了蘋果 AI 計畫「Apple Intelligence」的最新進展,並揭露蘋果內部針對 iPhone 17 Pro 刮痕事件的通知,同時談及未來幾個月將登場的蘋果新品,包括 iPad、Vision Pro 與 MacBook 系列。






  • 消息人士透露,OPEC+ 可能在下週日的會議中,批准再度提高每日原油產量至少 13.7 萬桶,以在油價上升的背景下進一步爭取全球石油市場佔有。根據《路透》報導,自今年四月以來,OPEC + 逆轉了減產策略,已經將產量配額提高超過每日 250 萬桶,約佔全球需求的 2.4%,以提升市場佔有率,同時回應美國總統川普施壓降低油價的壓力。






  • 一位美國官員週日(28 日)表示,美國總統川普預計將於週二(31 日)在維吉尼亞州昆提科(Quantico)出席一次由美國將軍與海軍上將參加的會議。這是美國軍隊領導層少見的集中聚會。根據《路透》報導,白宮目前尚未對此發表任何評論。《華盛頓郵報》引述一份規劃文件率先報導稱,川普將出席這場會議。






  • 美國總統川普週日(28 日)表示,其有在「中東地區成就輝煌的真正機會」,但未透露具體細節或時間表。此前幾天,他曾提到自己接近達成一項結束加薩戰爭的協議。根據《彭博》報導,川普在 Truth Social 發文指出:「我們在中東有成就輝煌的真正機會。






  • 著名投資人巴菲特(Warren Buffett)曾推崇的股市估值指標「巴菲特指標」(Buffett Indicator)近日飆升至歷史高點,引發市場對股市是否過熱的擔憂。根據《CNBC》報導,目前巴菲特指標已攀升至驚人的 217%,遠高於網路泡沫期間的峰值,也超過疫情期間 2021 年突破 190% 的水準。






  • 著名機器人專家羅德尼 · 布魯克斯(Rodney Brooks)對正在向人形機器人新創公司投入數十億資金的投資人發出警告:你們在浪費錢。布魯克斯是 iRobot 的共同創辦人,並曾在麻省理工學院(MIT)工作數十年。他對於特斯拉 (TSLA-US) 和 Figure 等公司試圖透過讓機器人觀看人類執行任務的影片來培養靈巧度的做法,特別持懷疑態度。






  • 摩根大通指出,季節性疲軟、股市漲幅過快、長期缺乏回調、散戶情緒偏熱,以及市場已提前消化聯準會寬鬆預期等因素,可能在短期內對美股市場帶來下行壓力。不過,該行強調,從現在到年底,美股上行的機率仍高於下行,標普 500 有望在 11 月前突破 7000 點,而年底前若出現回調,投資人應把握進場機會。






  • 今年 4 月,隨著川普總統公佈「解放日」關稅,華爾街關於「拋售美國」的交易越來越激烈,美國股匯債同時下跌,這種不尋常的脫鉤現象動搖了市場對美國避險地位的信心。然而,最新數據顯示,外國投資人在 2025 年依然對美股很「死忠」。根據 Ned Davis Research 數據,從今年前六月,外國投資人將其超過 30% 的美國金融資產配置於股票,此比例不僅接近歷史最高水準,且遠高於約 19% 的長期平均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