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AI
美股雷達
綜合外媒周一 (29 日) 報導,中國 AI 新創公司 DeepSeek 發布實驗性新模型 V3.2-Exp,新模型採用創新的「稀疏注意力」機制,可降低運算成本並提升長文本處理能力,同時 API 價格調降超過 50%。V3.2-Exp 模型採用 DeepSeek 稀疏注意力 (DeepSeek Sparse Attention, DSA) 機制,該公司表示這項技術能削減運算成本,並提升某些類型的模型效能。
科技
綜合外媒周一 (29 日) 報導,OpenAI 宣布推出家長監控功能 (Parental Controls),以加強對青少年用戶的保護。此舉是在一起引發廣泛關注的官司後宣布,一名加州高中生在今年 4 月自縊身亡,其家人指控該名少年曾依賴 ChatGPT 作為「教練」,並在過程中受到誤導。
台股新聞
近期全球聚焦甲骨文拿下 OpenAI 五年、總值 3,000 億美元 AI 算力大單,將大規模擴建 AI 伺服器,光通訊廠聯鈞 (3450-TW) 身為旗下 800G 光通訊模組核心供應商,受惠題材挹注,加上外資連 6 買 8,810 張激勵下,聯鈞本周漲 8.85%、收 270.5 元,成交量更暴增至 22.3 萬張,周 K 連收 3 紅,站穩中、長均線之上。
美股雷達
輝達 (NVDA-US) 創辦人兼執行長黃仁勳(Jensen Huang)在最新一期 BG2 Podcast 中指出,AI 已從「記憶答案」進化為「思考答案」,並推理計算需求預計將出現十億倍的爆發式增長,並認為「OpenAI 很可能成為下一家兆美元級別的超大規模公司。
國際政經
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總統穆罕默德 · 本 · 扎耶德 · 阿勒納哈揚(Sheikh Mohammed bin Zayed Al Nahyan)週六(27 日)在阿布達比會見了 OpenAI 執行長奧特曼(Sam Altman)。阿聯已斥資數十億美元,力爭成為人工智慧(AI)領域的全球領導者。
美股雷達
重量級科技公司今年來斥資近 4000 億美元發展人工智慧 (AI),明年預料還會有數千億美元資金湧入,但一名華爾街老將警告,AI 交易的命運日益依賴單一的表現,如果這家公司失手,市場可能面臨痛苦的調整。這家公司就是 OpenAI。Baird 執行董事 Ted Mortonson 表示,「他們需要錢才能讓這齣戲繼續演下去」,該公司自由現金流「嚴重」為負,卻同時大舉支出,例如今年 5 月斥資 65 億美元,收購 iPhone 設計靈魂艾夫 (Jony Ive) 創辦的新創公司 io。
美股雷達
據《CNBC》周五 (26 日) 報導,輝達 (NVDA-US) 本周宣布對 OpenAI 投資高達 1000 億美元,這是該晶片大廠有史以來最大手筆投資案,凸顯自 2022 年生成式 AI 浪潮興起後,輝達正加速擴張投資版圖。在宣布 OpenAI 投資案前一周,輝達才剛承諾對昔日勁敵英特爾 (INTC-US) 注資 50 億美元,同時還宣布投資自駕車新創 Wayve 5 億美元,以及英國雲端業者 Nscale 5 億英鎊 (約 6.68 億美元)。
美股雷達
《CNBC》周五 (26 日) 報導,Anthropic 的客戶數在兩年內從不到 1000 家激增至超過 30 萬家。該公司宣布 2025 年將國際員工增為 3 倍、應用 AI 團隊規模擴大至 5 倍,以加強與 OpenAI、微軟 (MSFT-US) 和 Google 的競爭。
科技
OpenAI 發布了一項新的基準測試,用於比較其 AI 模型與各行業專業人士的工作表現,結果顯示,GPT-5 模型以及競爭對手 Anthropic 的 Claude Opus 4.1「已經接近行業專家的工作品質」。這項名為 GDPval 的全新基準測試,設計理念根植於美國 GDP 貢獻最大的九大產業,涵蓋了從醫療、金融、製造業到政府部門等廣泛領域。
美股雷達
馬斯克的人工智慧 (AI) 新創公司 xAI,已在加州聯邦法院向競爭對手 OpenAI 提起訴訟,指控該公司透過挖角竊取商業機密,進而在 AI 競爭中獲得不公平的優勢。xAI 在周三 (24 日) 提交的訴狀中指控,OpenAI 正在進行一個「令人極度不安的模式」,透過挖角曾在 xAI 任職的員工,以獲取與 xAI 旗下 AI 聊天機器人 Grok 相關的商業機密。
美股雷達
The Information 報導,Meta(META-US)已和 Alphabet(GOOGL-US)洽商,擬用 Google Gemini 模型改善廣告業務。身為 Instagram 和 Facebook 的母公司,Meta 選擇競爭對手 Google 的 AI 技術而非自家模型,凸顯在拓展人工智慧 (AI) 過程中所遇到的挑戰。
國際政經
根據 IDC 最新發布的《全球人工智慧和生成式人工智慧支出指南》,AI 產業正以爆發速度擴張,2024 年全球 AI IT 總投資達 3159 億美元,2029 年料將增至 1.26 兆美元,五年複合成長率高達 31.9%,其中生成式 AI 成長率更猛,五年複合成長率有望達 56.3%,2029 年規模將佔 AI 總投資近一半,也就是 6071 億美元。
美股雷達
中國蘋果供應鏈龍頭立訊精密 (002475-CN) 周四 (25 日) 收盤跌逾 2%,結束連續多日漲勢,但周三 (24 日) 市值已攀升至 5000 億元(人民幣,下同),創歷史新高。這一表現不僅一掃 4 月貿易戰期間市值跌破 2000 億元的陰霾,更折射出企業轉型升級與 AI 領域突破的雙重勝利。
國際政經
隨著特斯拉(Tesla)(TSLA-US) 執行長馬斯克與川普政府的關係遇冷,Meta(META-US) 執行長扎克伯格和 OpenAI 執行長奧特曼迅速填補這一權力真空,通過積極示好與合作,開啟了與白宮的「蜜月期」。據英國《金融時報》周四(25 日)報導,最新信號出現在近期一場白宮晚宴上,扎克伯格被安排在川普右側,奧特曼則坐在對面。
美股雷達
綜合外媒周四 (25 日) 報導,雲端運算公司 CoreWeave 宣布與 OpenAI 簽署 65 億美元新協議,使雙方合約總價值達到 224 億美元,凸顯 AI 產業對運算資源的龐大需求。CoreWeave 於 3 月上市,透過出租配備大量輝達 (NVDA-US) GPU 的資料中心賺取收入。
美股雷達
AI 領域迎來歷史性一刻,GPT-5 成功通過「哥德爾測試」,並破解了三大組合優化猜想。這項突破讓 OpenAI 的研究科學家大為震驚,尤其是 GPT-5 不僅能解決這些複雜的數學問題,還能自主推翻原有的猜想,提出全新的有效解法。根據最新發布的研究論文,GPT-5 在由海法大學和思科主導的計畫中,首次面對開放性數學猜想的挑戰。
美股雷達
全球 AI 領域領導企業 OpenAI 近日正式宣布啟動全球運算基礎設施大規模擴張計畫,總投資額預計高達 1 兆美元,標誌著 AI 產業從模型創新競爭正式邁入基礎設施建設「軍備競賽」新階段。《華爾街日報》報導,OpenAI 這項策略轉型被視為從「模型驅動」向「算力驅動」的關鍵跨越,旨在因應下一代 AI 模型在訓練與推理過程中,對海量算力的爆發式需求。
歐亞股
彭博億萬富豪指數顯示,大舉投資人工智慧 (AI) 日本軟銀集團 (Softbank) 創辦人孫正義近來財富暴漲,目前身價達 387 億美元,創歷史新高,今年以來共暴增 144%,也凸顯 AI 熱潮的威力。軟銀股價繼前一天收高近 6% 之後,周四 (25 日) 盤中續升,目前上漲約 1.5%。
美股雷達
輝達 (NVDA-US) 周一宣布為 OpenAI 投資 1000 億美元,協助打造大量搭載輝達晶片的資料中心,然而這筆交易也喚起市場對人工智慧 (AI) 泡沫的擔憂,有分析師質疑,輝達是否正透過大手筆投資來支撐市場,並推動企業持續購買其產品。
美股雷達
據《彭博》周三 (24 日) 報導,德國企業軟體公司 SAP SE 宣布兩項重大合作,積極布局歐洲「數位主權」市場。首先,SAP 將與 OpenAI 攜手推出「OpenAI for Germany」計畫,透過自家 Delos 雲端平台將 ChatGPT 等人工智慧服務引入德國公部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