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七巨頭


熱門關鍵字



    2025-09-22
  • 美股雷達

    美國正掀起 AI 資料中心投資狂潮,預估 2025 年投資金額將達 5,200 億美元 (約新台幣 16.7 兆元),規模超越網路時代的電信投資高峰、逼近鐵路建設投資高峰。儘管相關投資短期對經濟帶來重大提振,但也導致其他重要領域資金短缺,恐為經濟帶來前所未見的負面衝擊。






  • 2025-09-17
  • 美股雷達

    儘管整體經濟背景日益不穩,華爾街的基金經理們正大舉重返股市。根據美國銀行周二 (16 日) 發布的最新《全球基金經理調查》,9 月份的全球股票配置比例升至 7 個月來的新高,而平均現金餘額則連續第 3 個月穩定在 3.9%。此現金水位通常被視為警訊,代表投資者可動用的資金不多。






  • 2025-09-16
  • 美股雷達

    Google 母公司 Alphabet Inc.(GOOGL-US) 本周寫下歷史新頁,其市值在周一 (15 日) 收盤時首次突破 3 兆美元大關,正式加入由輝達 (NVDA-US)、微軟 (MSFT-US) 及蘋果 (AAPL-US) 組成的菁英俱樂部,成為全球第 4 家達到此里程碑的上市公司。






  • 美股雷達

    據《MarketWatch》報導,美股「七巨頭」(Magnificent Seven) 的競爭持續升溫,Alphabet(GOOGL-US) 股票在周一 (15 日) 創下的一個里程碑正是明證。Alphabet 股價上漲,成為今年以來「七巨頭」中表現最佳股票,年初至今報酬率達 33.0%,超越輝達 (Nvidia)(NVDA-US) 的 32.3%。






  • 2025-09-15
  • 美股雷達

    特斯拉 (TSLA-US) 執行長馬斯克在社群平台 X 上表示需要增加個人保全支出,引發各界譁然。根據「七巨頭」Alphabet(GOOGL-US) 、亞馬遜 (AMZN-US) 、蘋果 (AAPL-US) 、Meta(META-US)、 微軟 (MSFT-US) 、輝達 (NVDA-US) 、特斯拉的資料分析顯示,執行長們的維安費用在 2024 年總計達到 2,700 萬美元,預計未來還會持續增加。






  • 2025-09-10
  • 美股雷達

    據《Inveseting.com》,滙豐 (HSBC) 分析師預期,在美股七巨頭 (Magnificent Seven) 的資本配置中,股票回購將持續扮演重要角色,並特別點出輝達 (Nvidia)(NVDA-US) 在中期具備回購機會。滙豐在一份有關科技巨頭現金運用的報告中表示,「資本支出是七巨頭最大的一塊資本配置 (2025 年匯豐預估為 4,140 億美元,占比 45%),自 2024 年以來因 AI 相關投資激增而超越股票回購。






  • 2025-09-03
  • 快訊

    BlockBeats 消息,9 月 3 日,根據官方消息,Coinbase 宣布其衍生性商品交易平台持續擴展產品矩陣,擬推出創新性 Mag7+加密資產股票指數期貨,為美國首支同時涵蓋股票與加密貨幣的上市衍生性商品期貨合約。指數組成包括:· 美股「七巨頭」:蘋果 (AAPL)、微軟 (MSFT)、Google (GOOGL)、亞馬遜 (AMZN)、英偉達 (NVDA)、Meta(META)、特斯拉 (TSLA)加密貨幣 ETF:貝萊德比特幣信託 (IBIT)、以太坊信託 (ETHA)指數採用等權重計算方法,10 個成分各佔 10% 權重,每季再平衡以反映市場變化。






  • 2025-09-02
  • 歐亞股

    《巴隆周刊》報導,美股有「7 巨頭」,歐股也有巨頭,而且是唯一一檔,即德國的軟體供應商 SAP。由於財報公佈後股價回落,現在這檔股票看起來值得買進。歐洲科技巨擘 SAP 的股價在公布第二季財報後回檔約 10%,引發了市場對其未來成長的擔憂。然而,深入分析顯示,這家老牌企業資源規劃(ERP)軟體公司在雲端轉型與人工智慧(AI)的雙重驅動下,其長期成長前景依然強勁,對投資人而言仍具備獨特的價值。






  • 2025-08-22
  • 美股雷達

    隨著夏季步入尾聲,美股近日反彈的股票數量開始減少,分析師認為,這可能預示著市場在 9 月仍將面臨由科技股帶動的回檔風險。美股那斯達克指數本周下跌約 2.3%,跌幅是標普 500 指數的兩倍,主要由權重最大的輝達 (NVDA-US) 和微軟 (MSFT-US) 回落所致。






  • 2025-08-21
  • 美股雷達

    隨著美股回調,投資者從炙手可熱的人工智慧 (AI) 科技股轉移,使做空這些領先 AI 股票的賣家大賺,潛在獲利達數十億美元。本周科技股連續兩天下跌,那斯達克綜合指數周三 (20 日) 下跌 0.7%,拖累大盤表現,加劇了市場對 AI 榮景可持續性的擔憂。






  • 2025-08-15
  • 美股雷達

    知名投資人、橡樹資本 (Oaktree Capital Management) 共同董事長霍華 · 馬克斯 (Howard Marks) 表示,「科技七巨頭」(Magnificent 7)並沒有被高估,真正有泡沫風險的,是標普 500 指數其餘成分股。






  • 美股雷達

    最新 13F 文件顯示,兩位避險基金大佬索羅斯 (George Soros)、泰珀 (Daivd Tepper) 第 2 季投資眼光有多處雷同之處,兩人執掌的基金都買進輝達 (Nvidia)(NVDA-US),卡位人工智慧 (AI) 熱潮,也趁低買進利空連環爆的聯合健康 (United Health)(UNH-US)。






  • 2025-08-13
  • 美國股市近期表現強勁,主要股指屢創歷史新高,市場似乎已無視總統川普一再疊加關稅。通膨報告緩解了市場對關稅可能導致大幅漲價的擔憂,加上勞動市場動盪,投資人預期聯準會將傾向降息以支持經濟。投資人消化了一份表現「較預期溫和」的通膨報告,這份報告緩解了先前市場對川普關稅可能導致物價大幅上漲的擔憂。






  • 2025-08-11
  • 根據美國銀行最新的月度基金經理人調查顯示,投資者情緒在 8 月份顯著改善,對全球經濟前景的看法變得更為樂觀。儘管投資者信心高漲,但美國股市的估值卻創下歷史新高。多達 91% 的參與者認為美國股票估值過高,這是自 2001 年有數據記錄以來比例最高的一次。






  • 2025-08-05
  • 美股雷達

    《CNBC》知名財經節目主持人 Jim Cramer 周一 (4 日) 回顧當日市場趨勢,稱美股自上周以來的反彈是由七大科技股——微軟 (MSFT-US)、Meta(META-US)、亞馬遜 (AMZN-US)、蘋果 (AAPL-US)、Alphabet(GOOGL-US)、輝達 (NVDA-US) 和特斯拉 (TSLA-US)——的利多消息所引領的。






  • 2025-08-02
  • 美股雷達

    美國科技股在經歷兩年強勁漲勢後,2025 年開局走勢轉趨平淡,投行 Bernstein 研判,下半年選股關鍵,AI 題材仍是主軸。 根據投行 Bernstein 分析指出,儘管市場對人工智慧 (AI) 的熱情持續升溫,科技板塊在 2025 年上半年及近 12 個月的市值加權報酬率僅比大盤高出 70 個基點,創下自 2013 年以來的最小超額表現。






  • 2025-07-30
  • ETF

    主動式 ETF 市場 8 月再添生力軍!台新投信加入戰場,推出台新全球龍頭成長主動式 ETF(00986A-TW),00986A 聚焦龍頭股成長股題材以參與全球上升趨勢,主要聚焦三大前瞻題材,包括長壽概念的醫療科技與網路平台、生成式 AI、國防與能源,因此,美國市場仍是重倉,占比高達 76%,七巨頭初期約占 2 成。






  • 2025-07-25
  • 美股雷達

    高盛全球銀行與市場部最新 QuickPoll 調查顯示,金融市場正呈現一種罕見異象:投資者對美國股市,特別是「科技七巨頭」,信心高漲,同時對美元走弱的預期則逼近歷史新高。這份於 7 月 1 日至 2 日進行、涵蓋 800 名投資者的月度快速調查指出,市場的正面風險情緒,已回歸至 2025 年 1 月「美國例外論」盛行時的高點,但與當時不同的是,如今資金已廣泛分散流出美元資產,轉向其他已開發市場。






  • 2025-07-08
  • 美股雷達

    在科技股強勢主導市場的背景下,有「七巨頭」之稱的美股領頭羊組合正面臨重整建議。Columbia Seligman Global Technology Fund 經理人 Vimal Patel 表示,投資人若希望提升投資組合表現,應考慮將特斯拉和蘋果移出七巨頭陣容,改以博通和甲骨文取而代之。






  • 2025-07-03
  • 美股雷達

    《巴倫周刊》報導,那斯達克指數再度來到歷史高點,由微軟、Meta 與輝達等科技「七巨頭」領軍上漲。雖然市場再度掀起「科技股泡沫」的疑慮,但一些華爾街專家指出,現階段漲勢仍屬合理範疇,距離泡沫破裂的風險仍有一段距離。DataTrek Research 共同創辦人 Jessica Rabe 本週發布的報告指出,那指今年來僅上漲約 5.5%,過去 12 個月漲幅為 12%,與 2000 年網路泡沫高峰時期的年漲幅逾 100% 相比,仍屬正常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