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區塊鏈

26萬人被爆倉 加密貨幣的「殺手」量子計算真的要來了嗎?

金色財經



一、市場突襲:沒有利空,卻全線暴跌

9月26日凌晨,加密貨幣市場經歷了一場「過山車」。以太坊一度下跌超過6%,比特幣也跌破了11萬美元關口,引發了全市場的拋售潮。數據顯示,僅24小時內,就有超過26萬人被爆倉,恐慌情緒迅速蔓延。

 奇怪的是,消息面上並沒有利空,相反在聯準會降息預期下,機構普遍對市場持樂觀態度。於是,一種「陰謀論」傳開了——是不是量子計算要來了?

比特幣真的怕量子嗎?

比特幣之所以叫「加密貨幣」,核心就在於它用的是 SHA-256 哈希算法 和 ECDSA-256 橢圓曲線簽名算法。這就像是銀行卡的密碼,只不過比特幣的「密碼」長到幾乎無法窮舉。

 如果用傳統計算機來暴力破解比特幣私鑰,大概需要嘗試10^77種可能,就算你每秒能嘗試10^18 個密碼,窮舉完也得花10^51 年,遠遠超過宇宙的年齡。

那量子計算機呢?

 這裡要先解釋一下——量子比特(qubit),是量子計算機的「最小單位」,就像普通計算機里的0和1。但不同的是,普通比特只能是0或1,而量子比特可以同時處在0和1的「疊加狀態」。也就是說,少量的量子比特就能表示出海量的資訊,計算能力呈指數級提升。

根據研究,即便是量子計算機,要在10分鐘內破解比特幣的算法,也需要19億個量子比特;就算放寬到24小時,也至少要1300萬個量子比特。而現實中,我們距離造出這種規模、還能穩定運行的量子計算機,還非常遙遠。所以短期內,比特幣更大的風險還是來自密鑰管理、隨機數問題和代碼漏洞,而不是量子威脅。

二、真正的大目標:百兆級傳統金融

很多人擔心量子會「瞄準」比特幣,但從攻擊動機來看,未必如此。

量子計算最擅長的是「質因數分解」,而這正好是傳統金融系統里常用的RSA 加密 的弱點。比如銀行、支付系統、電商的帳戶安全,很多都依賴RSA。

如果未來量子計算機真的有了突破,比如能操控幾千上萬個量子比特,它可能會在幾小時內破解2048位RSA加密。相比之下,百兆級的傳統金融市場,才是更大的「蛋糕」。所以真要說,量子計算首先威脅的,也許是傳統金融,而不是加密貨幣

三、樂觀與悲觀:誰在敲響警鐘?

不過,加密圈也不能掉以輕心。

  •  2024年底,《華爾街日報》引用哈德遜研究所的數據稱,如果比特幣遭遇量子攻擊,損失可能超過3兆美元。 

  •  今年6月,Google量子研究團隊宣布,他們發現破解RSA加密所需的量子資源比原先估算少了整整 20倍,這讓安全門檻一下子被大幅降低。 

  •  Deloitte 的研究則指出,目前大約有25% 的比特幣在量子攻擊下存在風險。 當然,也有樂觀的聲音。馬斯克旗下的AI團隊 AIGrok 預測,未來五年內量子計算破解比特幣的機率幾乎為零,就算拉長到2035年,也低於10%。 不同機構的結論差別很大,這也讓比特幣的未來更顯撲朔迷離。 

四、量子與區塊鏈:敵人還是雙生子?

其實,這種局面並不陌生。就像十幾年前駭客技術一度領先於防禦系統,但後來安全體系不斷迭代,駭客也逐漸沒了舞台。

如今,加密公司也在研發抗量子算法,為未來做準備。無論是量子計算,還是區塊鏈,都是時代的前沿科技。特別是 RWA(現實世界資產上鏈) 的出現,讓加密世界和現實經濟的聯繫更緊密。

對於我們來說,與其焦慮未來,不如把握學習機會。理解量子、理解區塊鏈,能讓我們更清楚地看清大勢,把握風口,真正站在時代的浪尖。

來源:金色財經

發佈者對本文章的內容承擔全部責任
在投資加密貨幣前,請務必深入研究,理解相關風險,並謹慎評估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不要因為短期高回報的誘惑而忽視潛在的重大損失。

暢行幣圈交易全攻略,專家駐群實戰交流

▌立即加入鉅亨買幣實戰交流 LINE 社群(點此入群
不管是新手發問,還是老手交流,只要你想參與加密貨幣現貨交易、合約跟單、合約網格、量化交易、理財產品的投資,都歡迎入群討論學習!

前往鉅亨買幣找交易所優惠



Empty